您的位置:首页 >滚动 >

阑尾炎的分类及危害

2023-06-10 08:03:33    来源:大江网-信息日报

赵东进 睢县中医院


(资料图)

一、按阑尾的解剖部位分类

(1)回肠末端阑尾:阑尾在回肠末端,全长约12~18cm,为一弯曲的盲管。

(2)盲肠外侧阑尾:为一较粗的盲管,一般长10~14cm。

(3)阑尾系膜:将阑尾固定在腹壁上,起固定作用,可防止血液循环障碍及脏器移位,并能使粪石、异物顺利通过。

(4)盲肠壁内阑尾:长约5~6cm,管腔内壁光滑,黏膜皱襞清晰,但缺少回肠肠壁的平滑肌和系膜。

(5)阑尾系膜:长约15~25cm,为一细长管状结构。

(6)盲肠壁内阑尾:与盲肠相对应,直径约为0.6~0.8 cm。

(7)大网膜:长约10~14cm,网膜的长短及厚薄因部位而异。

二、按病变性质分类

(1)急性单纯性阑尾炎:是阑尾最常见的急性炎症,占全部阑尾炎的95%,病理改变以充血水肿和渗出为主,病变局限于一段阑尾,炎症局限于一处时,可无明显并发症。

(2)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:多见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后,炎症波及壁腹膜或大网膜时,形成化脓性阑尾炎。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处或数处,形成坏疽性阑尾炎后炎症可扩散至邻近器官或肠系膜,形成弥漫性腹膜炎。

(3)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:发生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之后。

三、阑尾炎的类型及病理改变

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其病理改变各不相同。急性阑尾炎时,管腔内的黏膜被炎性渗出物(主要是中性粒细胞)阻塞,形成阻塞性炎症,且由于炎性渗出物的刺激,可发生黏膜糜烂、溃疡等改变;管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也可继发感染,形成脓肿;慢性阑尾炎则表现为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,或形成化脓性改变。

(1)急性阑尾炎:是最常见的阑尾炎类型。起病较急,早期即可有右下腹痛、发热、恶心呕吐等症状;在麦氏点处压痛明显,呈持续性绞痛。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腹膜刺激征(即压痛、反跳痛)和肛周有明显的压痛点。

(2)慢性阑尾炎:起病较缓,有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,但由于阑尾的解剖位置很深,黏膜破坏和瘢痕形成程度较重,组织学检查有阑尾管腔狭窄、闭塞或消失,阑尾周围有明显的粘连和纤维条索形成,并与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粘连,故不能按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进行诊断。

作者简介:赵东进,男,汉族,河南省商丘市睢县,1983年12月11日生。本科,主治医师,中西医结合外科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